中國食品藥品網訊(記者郭婷) 6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聯合發布通知,開展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培育工作。通知指出,立足生物制造產業化現狀和技術發展需求,聚焦生物制造各領域中試環節的短板和痛點,根據技術工藝裝備特點,培育生物制藥、化妝品、酶制劑等重點產品領域的中試平臺。
中試是生物科技創新成果向工業生產轉化的關鍵環節,是生物制造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通知提出,堅持逐步培育、分類打造,堅持市場主導、需求引導,堅持規范引領、安全可靠。到2027年,力爭培育中試能力建設平臺20個以上,服務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孵化產品400個以上,有力支撐創新成果的“小試驗證—中試擴大—產業化應用”。
通知明確了培育領域。立足生物制造產業化現狀和技術發展需求,聚焦生物制造各領域中試環節的短板和痛點,根據技術工藝裝備特點,培育食品及添加劑、生物制藥、化妝品、化工、能源、酶制劑等重點產品領域的中試平臺,有效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創新發展;針對生物制造原料迭代演化趨勢,重點培育木質纖維素、一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甲醇等)等生物制造新原料開發利用領域中試平臺,建成多元化原料的特色平臺;根據當前生物制造最新前沿研究成果和產業化需求,針對差異化技術路徑,培育植物底盤細胞(生產介質為遺傳修飾的植物細胞,如煙草、水稻、紅豆杉細胞等)中試平臺,補齊新興領域中試短板。
通知以附件形式發布了《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培育指南(2025版)》(以下簡稱《指南》)。《指南》明確了技術設備條件、公共基礎條件、服務能力和資質、知識產權保護四個方面的要求。符合《指南》有關要求,已建成且正常運營的中試平臺,可按程序向工業和信息化部申請列入“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名單”。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專家對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評價,確定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名單,面向社會公示后予以正式發布,并納入制造業中試平臺梯次培育體系。
此外,通知指出,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從全國層面布局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對列入名單的平臺進行跟蹤服務。各省級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改革主管部門要積極培育和建設本地區生物制造中試能力建設平臺;要發揮產融合作平臺、項目資金等作用,用好首臺(套)、首批次保險補償等政策,引導金融機構和社會資本加大對平臺建設支持力度;要加強統籌協調,規范生物制造中試項目落地流程,幫助中試項目協調用地規劃、環保安全、建設運營等事項。
《中國醫藥(10.550, -0.05, -0.47%)報》社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使用。